蓝沙首页  >>>   文章  >>>   电视游戏节目不能太累,也不能太傻啦

  
  
  

电视游戏节目——人活着不能太累,也不能太傻啦

马振骋 编译

    在法国过去有一段时期,电视成了教堂的代替物,最初的节目也包办了星期天的讲道。电视也在起变化,频道愈来愈多,有线电视的建立,私人电视台的出现,可以说从信仰单一神教到信仰多神教。电视愈来愈参与生活,成了社会的镜子与反射。主持人也跃升为明星,他们施展浑身解数来吸引观众,提高收视率。法国人也迷信纪实节目。有些热点节目,要求列席旁观的人达2000人,还有一档《爱情危机》,有人对隔壁邻居也不敢暴露的内心活动,却愿在大庭广众面前和盘托出。这是勇气还是不怕难为情?主要还是无意识。一位社会学家说:“那些人被广播现场的热烈气氛蒙骗了,他们没有想到这是在几百万观众面前讲话。”这因为有的人要做明星梦,一时片刻也行。

    电视游戏节目是 Made in USA(美国制造)的产品。法国接受它是很晚的事了。那是在80年代,当时法国电视台正处于国有转向私有化阶段,此外还纷纷建立新台。“又一频道”、“电视V”、“M6台”等。台多节目自然也要丰富,但是一时又制不出来,于是从美国输入大量号召力大、移植容易、高效又省钱的节目,满足广大观众对图像的饥渴,同时也给电视培养了一大批观众。

    引入的节目主要是连续剧,还有就是游戏节目,形成以后的响档有:《幸运轮》、《受之无愧》、《游艺场》、《金子家庭》。其实当初引进的不是什么新玩意儿,都是美国60年代出笼的产品,却一下子征服了欧洲:欧洲人迷上了电视游戏节目,就像印第安人喝上了威士忌。没想到原来打算凑数填空档的节日,上了法国电视台一直盛况不衰;欧洲经济不景气,这栏目却很景气。

    首先是节目制作费不大,每档26分钟的节目制作费是8—15万法郎,而同样时间的普通故事片约介于30一50万法郎。其次是收视率高。每天平均播放少说也有两个半小时。格伦蒂公司副董事长廖奈尔·伯特说:“当我们公司在法国电视二台推出《最棒的赢最多》时,收视率占10%.今天已达35%。法国三台的《冠军问答》收视率也达这个水平。”游戏节日要比社会纪实、专题访谈稳定,因为后两档栏目必须不断移动镜头视角,追求事件轰动性。还有更主要的是赚钱。一档《幸运轮》播放中间停顿一次,放七条广告,可以赚上30—40万法郎。这还不包括“庇护权”得来的好处,“庇护权”可不是指政治避难,而是电视业行话,指游戏中出现送给优胜者的奖品。比如《受之无愧》节目中,赞助公司的奖品价值低于2万法郎的,牌子可以在荧屏中出现6秒钟;达到2.5万法郎可出现8秒钟;5.8万法郎的礼品有资格出现25秒钟,广告费都是2万法郎。电视台实行的是:“价值换时间” 的贸易法则。

    从1989—1991年,电视游戏节目在法国荧屏上增加了两倍,在1992年达1783小时,一般排在午间或傍晚时刻播放。花色品种有10种以上。它们所以受人欢迎,是迎合了广大观众跃跃欲试的参与心理。这类猜奖游戏、知识问答并不要求参赛者博古通今、无所不知。只要会写字会做简单算术的人都可以回答。15岁青年可以不用准备答对其中三分之一的问题。一名记者说:“这些问题好像在考验一个人:‘你知道亨利四世骑的那匹白马是什么颜色吗?’”本来游戏的目的不是难为人,而要引起兴趣。还有节目也安排得很巧妙,不但广播室的嘉宾可以参加猜奖,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可以参加猜奖,他们要做的只是寄出一张简单的明信片,此后暗暗惦念自己会不会成为幸运的中奖者,到阳光灿烂的地方去度假,得到赞助厂家赠送的录像机或其他礼物。他们抱了希望等着,等不着又不大失望。

    作家保尔·伊奥奈在《游戏·方式·对象》一书中说:“当今社会给人的印象是人人始终处在紧张激烈的竞赛中,而大多数电视游戏节目做法恰恰相反,提出完全平心静气的比赛,所谓知识测验只是一种借口。我们从精英参加的淘汰制竞争转向人人有份的群众游戏。”

    这是电视游戏节目受人欢迎的真正原因。是啊,谁想活着太累呢?

    但是看了某些栏目,也会引起另一种想法:活着也不能太傻啦。

    ( 原刊《海上文坛》。本文节选自《巴黎,人比香水神秘》,1997 )

版权所有 © 2002-2016 Mybluesand.com